公司名称:老祖宗石磨坊
采访地点:广西蒙山县 采访对象:李成海 采访人:袁老师
从东莞出发,5个小时中,转乘一次动车,一次地铁,一次高铁,再坐近5个小时的县城大巴,与2016年8月18日下午6点,终于赶到了广西蒙山县城,看到了我们“老祖宗石磨坊”的加盟商李成海先生开着刚刚新提的小车前来迎接我们。
李成海先生开着刚刚新提的小车前来迎接创业老师
整个县城不大,李成海告诉我们,他已经在这里开了两家“老祖宗石磨坊”早餐店,这两家店的营业额一般都在2000元左右。
聊着聊着,车子进了一个酒店的停车场,李老板请我们来到了本县城最高档的酒楼吃饭。吃饭期间,经过与他的深度沟通,终于揭开了他为什么在山区县城也可以独霸一方,在人们看不起眼的内地市场也偷偷赚钱的秘诀。
如果您也厌倦了大都市的困惑和无耐,不妨也回到您老家的城市,经营一个“老祖宗石磨坊”,说不定您也可以跟李成海一样,一年时间快速咸鱼翻身,实现买车买房的梦想。以下是详细采访:
袁老师:李老板,您当时是怎样的一个初衷选择回家创业的?
李成海:我的小孩比较小,而且在老家。当时我在深圳上班,公司附近开了一家“老祖宗石磨坊”,我经常去吃他们家的油条,感觉特别香酥,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油条。当然,石磨豆浆也不错,汤粉面也经常点来吃。
再加上我自己父母在老家也是做早餐这一行的,就想学这个油条和豆浆回来,跟包子搭配一起做。后来就去了你们总部学了,就这样回来做的。
袁老师:回家创业是跟家庭幸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的。了解到这个品牌的时候,是哪一样东西触动您选择加盟了“老祖宗石磨坊”这个品牌的?
李成海:我觉得主要是产品吧!我们“老祖宗石磨坊”的油条真的很特别,还有石磨豆浆,手工包点,我感觉这三个都是我想要学的,也是比我老家的早餐要强许多的。
因为我们这个小县城做出来的油条都是那种老配方的油条,趁热撕开来闻时有一股浓浓的刺鼻味,豆浆绝大部分也是那种小机器打的,带渣一起喝的豆浆。而吃到我们“老祖宗石磨坊”这个油条与豆浆,还有包子等,我感觉都是有巅覆性的,所以我就选择了加盟,就跑去学习这个了。
袁老师:在您家乡创办的这两个早餐店已经有多长时间了?
李成海:这家新店刚开始有一个月,那边老店有一年了。
袁老师:具体的营业额大概有多少?
李成海:新店这边了,由于只做了一个月时间,再加上目前店门口整条路都在修路,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意,现在的营业额是只有八百左右,但路修好后不会挡住我们时,我有信心做到每天1500元以上;老店那边周一至周五平均是1500元的样子,周末就好一点,差不多有2000多些。
袁老师:大概下来一个月能赚多少钱,有算过吗?
李成海:现在新店修路还不稳定,只算老店的话,老店一个月一万七八到二万会有。
袁老师:冒昧的问一下,您开了这个早餐店做出了什么成绩?是买车了还是有多少存款之类的?
李成海:存款这些就不方便透露了,但是车的话买了一部,前天去提了车嘛!当地,现在计划着在县城买房,如果做得好的话我今年就下手。
袁老师:去年您那家老店,一年下来大概能赚多少钱?
李成海:连自己的工钱在内净利润十七八万应该是有的,必毕是第一年嘛,相信老店今年会更多些。
李成海的第一家"老祖宗石磨坊"早餐店
袁老师:今天,您在家乡把这个项目已经做到这个成绩了,一天也做到了1500元到2000元的营业额,我有一个问题请教您,如果今天,让您再去一个一线城市,像广州、深圳这些地方,如果再去重新做这个项目,您会愿意吗?
李成海:不愿意。
袁老师:为什么?
李成海:因为的话,大城市竞争就比较激烈,房租与转让费都很吓人,像我们刚开始创业,手头的资金就不是很多,但在小县城还是足够的了。而选择在我的家乡小县城里面做还是比较有把握的,因为我对自己家乡人的口味、产品、同行等都很了解。在总部学习的基础上,相对应的,我就可以加入家乡的一些产品来服务客人。他们需求什么,我们就做什么,只要我们把产品做好,生意就自然来了。
袁老师:您觉得在家乡创业和在一二线城市有什么差别了?
李成海:在自己家乡创业,不仅可以创业,还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家庭。像我有小孩,至少,我可以经常陪伴着他,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。如果在外面,他就只能是留守儿童了。
袁老师:之前听您说过您的创业历程是挺艰辛的,能大概描述一下您当时创业的情景吗?
李成海:是的。之前我打算投资这个项目的时候,一分钱存款都是没有的,全部是去借过来的。当时要借那么多,本想得到家里人的一些支持,但我一讲出来他们就反对了。他们觉得做早餐没有什么前景,饿不死发不了财的,毕竟我父母之前做过嘛!然后要投那么多钱进去,如果说没有收益,或者说失败了,家里还有小孩,负担也重,该怎么办?
后来,我就不跟家里人拿钱,我自己去外面借,借了钱,最后加盟了总部,学习了这些技术。开业后,我记得这个油条预拌粉当时我还是没有钱去进货的,还是去外面借了1500块钱。把这个预拌粉买了三包还是四包,具体我忘了。
然后就这样一点点的做出来,之前是买三包,有一点营业额之后,又买了6包,后来就买20包,因为20包总部包了运费嘛。后来就慢慢的好起来了,现在家里人也挺支持我做这一行业的,感觉我做早餐比他们当年要厉害。
袁老师:您对创业的未来有什么样的憧憬?多开几家加盟店吗?
李成海:具体开多少家,看情况吧!必竟这里是个很小的县城。 要会先把这两家经营得更好些,用我们年轻人的思想来服务80后、90后、00后这些年轻人,把产品和服务做得更好些。
袁老师:您妈妈之前做包子铺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,您现在的早餐又是什么样的模式?
李成海:以前像那种老店,就不会太注意卫生啦,也不会关注一些小细节啦。比如说出锅的包子碰到蒸笼边有一点点黑色的,有一点点脏的啦,没关系,擦一擦就行了,客人看见的话,他也可能不会说什么,因为他们那一代人都是挺辛苦过来的,你这样丢掉,就是浪费。像我们这一代人,就觉得不同了,你这样搞得话,人家就觉得不,就不敢买你家的了。
袁老师:你现在是怎么抓卫生的?
李成海:要求我的员工做事,首先指甲要剪完,不能留;餐台这些也要多擦几次;反正必须注意到每一个细节,哪个地方脏了,都要搞一下。还有,你的产品不好了,我宁愿就不卖了,也不能把不好的产品卖给人家。
袁老师:您做成功后,有没有你的一些亲戚朋友,跟着你来做这个项目了?
李成海:有的。像我们村,连我在内现在一共有五家在这个县城,他们看着我做了,看见我一年前从借钱开始到现在就买车了,不管是亲戚或者是朋友他们都会争着要去做的。
袁老师:他们的生意做的怎么样了?
李成海:听他们的家里人说,营业额都还可以,具体多少,我也没有问。
袁老师:您作为他们的领路人,在经营过程中有没有给到他们一些帮助?
李成海:如果他们遇到什么问题了,打电话给我,我把我知道的基本上都会跟他们说,比如我也遇到过这个问题,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,我也把这个方法告诉他们。
袁老师:你的梦想是怎么样的?
李成海:我的梦想就是把每天做的产品卖完就行了!今天做的这点产品卖完,明天我又加多一点,再卖完,后天又加多一点,又卖完,我就心满意足了!
袁老师:对创业者,您想说些什么激励一下大家呢?
李成海:用心做,总会有成果的!之前,我在广东也是一直打工,感觉的话,打工也很辛苦,那还不如我自己来创业,虽然辛苦但有价值。如果说我创业成功了,我就能有自己的一个平台,甚至可以做的更大,如果你是打工的话,只能是等老板给你加工资,离开了,自己便什么都不是,都要很头再来。
袁老师:今天,您感觉跟以前打工时最大的区别在哪里?
李成海:我在家里面创业,能和家里面的人住在一起,吃在一起,收入的话,也比打工强许多,而且比打工强有出息,接触的人也更多,为人处事,做生意的本事也更强,毕竟平台是自己的嘛。
袁老师:亲戚朋友对您现在的印象与之前相比,有区别吗?
李成海:有的,区别大着呢。之前没做出成绩来,我开店时家里人都不认同,不支持。现在就连说话的份量都不一样了啊。其实,社会就是这么现实,谁都一样,只要能做出一点点成绩出来,亲朋好友都会认同你,支持你,你说的话都会比较让人信服。如果你没有任何成绩又只会空谈的话,人家就是不当面说出来,心里面也是不会认可你的。
袁老师:社会地位的话,您感觉跟以前打工有什么区别?
李成海:打工的话,就是三点一线。现在自己创业,接触的人就比较多,老板啦,顾客啦,供应商啦这些人,跟以前确实有许多不同,毕竟,人家都叫我老板啦,以前是不会这样子叫的啦。
袁老师:好的,李老板,我也叫您一声老板了。这样,感谢您的热情招待与接受我们的采访,同时祝您这个老板越当越大,开的店越来越多,服务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广。
采访感悟
1、与其在大城市里跟高房价,高租金,高成本跟别人竞争,何不换个观念,回老家创业,把在大城市看好的项目,经营的理验,操作的方法带回老家?当你把这些极具竞争力的元素带回老家创业的时候,你会发现,跟同行相比,你具有压倒性的优势。
2、在老家,用上一到二年的时间,开上三五家“老祖宗石磨坊”早餐店,垄断一个县城,实现草根与屌丝的华丽转身,两年后买车买房,还可以照顾好父母和妻儿,一家人其乐融融,何乐而不为呢?